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离退休党总支
 首页  部门职责  政策法规  党建工作  校内新闻  老干部通讯  关心下一代通讯  学习园地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关心下一代通讯>>正文
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1期
2016-12-26 08:36  

本期寄语:

子贡问孔子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
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美德 处理好人际关系

(下)

池作清 王士立

(上接第20期)

五、谦虚谨慎与自强自信

谦虚谨慎一直是中国古代群体生活中所推崇的准则。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”。人各有短长,一个人要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和短处,虚心吸取别人之所长;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,而群体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的,所以,人置身于群体之中要把态度放得谦逊一些,切不可目中无人,自视高明,盲目自满。孔子提倡“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”据 《苟子•宥坐》载,“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,有敬器焉。孔子问于守庙者曰:‘此为何器?’守庙者曰:‘此盖为宥坐之器'。孔子曰:‘音阅宥坐之器者,虚则欹,中则正,满则覆。’“古之人君尚置欹器以戒自满,今人就更应以此为戒。所谓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 “虚心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”。对自己不满,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性之一。谦虚谨慎还包含不自我夸耀、自我显示。《论语》载,颜渊曾向孔子表达自己的志向:“愿无伐善,无施穷。”即是不夸耀自己的好处,不表白自己的功劳。《中庸》篇说:“君子之道,暗然而日章;小人之道,的然而日亡。”这就是说, 君子作人求道,不是为了别人知晓,做给别人看的;而是私下用心,用心既久,道德修养自然一天天表著出来。司马迁《史记》在评价西汉李广时说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”我们应学习“桃李”的美德,不出风头,不慕虚名,只要一生为人民做善事,到头来,就会象桃李一样受到人民的赞誉。毛泽东同志经常提醒人们“要夹着尾巴作人”。意思是说,人们在与周围同志交往联系中要注意瞻前顾后,力戒骄傲自满,收紧尾巴约束自己。主要放下架子,甘当学生,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和营养,日益充实和丰富自己。

谦虚谨慎不是要人作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。谦虚谨慎是教人正确地评价自己,恰当地估计别人,对人对己都作实事求是、一分为二的分析,采取恰如其分的态度。因此, 待人处事既要谦虚礼貌,又要自强自信。自强自信首先表现在对事业和道义的不懈的追求上,《周易》中就讲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就是要人保持坚韧不拔、永远进取的精神风貌。孔子的生活态度是:“为之不厌”; 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,孟子则提倡养吾“至大至刚”的“浩然之气”。自强自信还应表现为孔子所说的:“当仁,不让于师”,意即应该做的事,要积极主动去做,不推不让。中国传统的作风修养是“不亢不卑”、“不骄不躁”,待人接物要保持应有的自尊,不必盲目自卑,甚至低三下四。要永远保持自信,不断激发向上的勇气。另一方面,这种自信又不超过一定的限度而走向自负。谦虚谨慎与自强自信是和谐的统一,有了成绩不自满,受到赞誉头脑不热,碰到困难不泄气,遇到挫折初衷不改。自信而不自负,自谦而不自卑,这才是真正的谦虚谨慎。

六、言必信、行必果

孔子和墨子都说过“言必信、行必果”。所谓“言必信”,是指说话一定要严守信用,不自食言。正如墨子所讲:“使言行之合,犹合符节也,无言不行也。”古代人们极为看重言行一致和言行之合。在社会上待人、交友,同处共事,看人和对己都应掌握一个原则:“听其言,观其行”。这条原则很早孔子就提出来了。他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,批评学生宰予时说:“始苦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”人不能言行不一,表里不一;也不能言过其实,说得多,做得少,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更不能言而无信,“言而无信,不知其可”。人们说话办事,应“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”。先把要说的话实行了,然后再说出来。“言必信”, 就是要有责任感。对自己所说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,对根本做不到的事,不要轻易许诺,口出大言。一旦答应做到的事,就千方百计,不遗余力去做,如果经过再三努力还没有做到或做好,则应诚恳陈明原因,承担责任。孔子在讲到自己的志向时曾说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把“朋友信之”列为其中之一。孔子把“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”列为三省之一。这说明古人把守信用、重然诺,看成是重要的人品。

“行必果”,是指办事情要坚毅果断,善始善终。“行必果”要求在做事时要冷静分析各种情况,对有利和不利因素尽可能全面分析,对困难条件有充分估计,“三思而行”。然后成竹在胸,当机立断,不拖泥带水,以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全力投入工作,不怕困难,百折不挠,不达目的,决不停手。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”。说话要谨慎, 留有余地,办事要勤奋,一丝不苟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,经济交流,人际往来要求人们重合同守信誉,抢抓机遇,提高效率,继承中华民族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 的传统美德,无疑将大有禅益。

七、知人之明与自知之明

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,相互认识,相互体验,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。在相互认识和相互体验中,明于知人,又明于知己是非常必要的。关于知人,孔子说:“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。” “天”是指道义,孔子所讲的“知人必须知天”的意思是说知人很不容易,要想知人,先要知晓道义,道义是取人的标准。今天我们的道义,从政治标准说是四项基本原则,这是大的方面;从道德标准说,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涉及不少,如正直、信实、博学多闻、严于律己、宽于待人、与人为善、是非分明、言行一致、行为果断、谦虚谨慎、自尊自爱、自强自立等等。除此之外还有率先垂范、廉洁自律等。这些都是知人的标准。知人的目的是尊贤重才,取长补短,求同存异,合作共事,相合相安,相游相乐。

知人重要,知己则更为重要。俗话讲:“知人容易知己难”。因为人只有通过周围人的评价才能较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,从而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毛泽东同志讲:“人贵有自知之明。”自知之所以可贵,正在于此。所谓“当事者迷,旁观者清”。钱大昕在《弈喻》中记叙自己于友人所观弈, 一客数败,以为客不如己,自己跃跃欲试;等自己对弈时,却败得更惨。深究其因,方知“吾能知人之失,而不能见吾之失;吾能知人之小失,而不能见吾之大失”。人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,过低地估计别人,容易自以为是,不易自以为非。所以古人们提倡经常地反省自己,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我们要学习这种做法,经常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,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”。是则坚持,非则改之,恶则弃之,善则从之。少一些自以为是的主观劣根性,多一些自以为非的客观精神,将会受到人们的尊重。

本期编辑: 王士立 李建文 齐慧颖

 

关闭窗口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8第...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8第...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8第...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8第...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8第...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8第...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7第...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6第...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6第...
· 离退休教职工通讯 2016第...
群众工作 更多>>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9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8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7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5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4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3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2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1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20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19期
· 关心下一代通讯 第18期

唐山师范学院离退休党总支  地址:唐山市路北区建设北路156号
邮编:063000